更新時間:2024-06-06 16:56:08作者:佚名
德州市體育運動學校(以下簡稱市體校)是經市政府批準設立的一所公立現代化新型體育學校,是全市競技體育和優秀體育人才培養和輸送的領軍院校。學校堅持學校堅持“學訓并重、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以培養高素質新型體育人才為己任,重視拔尖創新型體育人才的培養,向國家隊、省隊和高等院校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努力為本市體育特長生搭建成長平臺。
1. 運動學院風
德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始建于1976年,為加快我市競技體育發展,市委、市政府決定于2021年進行重組。目前英語作文網,市體育運動學校已形成集體育、體育、體育為一體的完整運動員培養體系。教學、訓練、科研等功能,開設了田徑、拳擊、摔跤、舉重、籃球、游泳、武術散打、武術套路、橄欖球、乒乓球、排球、柔道、皮劃艇等十余個體育項目、賽艇、自行車、射擊等。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專業教練員均有在省隊擔任專業運動員的經歷,在運動隊訓練期間,代表國家、全省參加過國際、國內比賽,并多次獲得全國、省級冠軍。 長期以來,市體校為德州市培養了大批優秀體育人才,包括奧運會銅牌得主郭琳琳(賽艇)、亞運會冠軍焦華峰(希臘式摔跤)、全運會冠軍耿文博(培養出了:鐵人三項(鐵人三項)、劉龍(散打)、李琰(賽艇)、程沖(田徑)、羅雨熙(田徑)、陳永強(橄欖球)、劉俊奎(橄欖球)等多位國家級、省級冠軍。此外還有多名學生考入高等體育院校、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深造,為德州體育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進入新時代,為響應市委打造特色體育名城的號召,推動市體校高起點快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軌道,按照市體校以“強勢推進、科學部署、體教融合”的發展戰略,與德州市第一中學附屬中學、德城區明城學校、齊河一中、禹城市市一中等學校充分發揮其文化師資、文化教學、文化資源優勢和市體校專業教練員、科學訓練、人才輸送優勢,運動員管理由市體育局共同負責。市體校與所在學校建立校際合作關系,由市體校教練員負責運動員的專業訓練,文化教學由合作學校按照新課程標準配備優秀教師講授,培養新型培養優秀體育人才,從訓練和文化教學兩個方面努力。
二、招生
(一)招生對象及人數:2023年計劃在全市范圍內共招收義務教育階段體育特長學生200名,在市體校及合作學校學習、訓練。
2、申請條件: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熱愛體育運動、性格堅強、身體健康的德州市在校學生;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
3. 錄取流程
1、學校根據報名情況進行初審,初審合格者將收到試訓通知電話,參加試訓的學生須攜帶報名表(請在德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微信公眾號下載)持有效身份證件(戶口本)、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張、必要生活用品等。
2.參加試訓的學生須攜帶紙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單(如無,可到校現場購買七日內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及縣級以上醫院體檢證明(主要項目:內科,肝功能,心電圖,乙肝全套)。
3、錄取方式:試訓后進行體育、學業測試山東省體育學院招生網,根據測試成績擇優錄取。
3. 學生發展方向
1. 職業球隊和高中
1.學生在省級比賽中名列前三名,可被選拔推薦進省隊培養。
2.開通進修“綠色通道”。市體校代表德州參加省錦標賽、錦標賽、U系列青少年比賽并奪得個人項目前8名、團體項目前8名的優秀運動員或進入省運會決賽山東省體育學院招生網,并通過初中學業水平測試,可被特招入就讀或注冊所在城市的市體校、市屬高中、高中。
2. 高中畢業后的主要去向
1.通過自主招生或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進入高等學校學習。
2.培養省級以上高水平運動員。
3、參軍或者到機關、企事業單位任職。
4.社會體育行業健身教練等特殊職業的專業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