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4 10:03:56作者:佚名
具有140年辦學歷史的濰坊廣文中學于2022年5月被授予“山東省第一批紅色文化傳承示范學校”稱號。2019年,學校憑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立百年粵語學會。 師生們共同通過校史、校友信息的整理和研究,尋找學校發展中的紅色基因。
校史圖書館學習黨史,一代又一代傳承紅色基因
廣文中學是濰坊革命火花的發源地,齊魯第一個縣級黨組織誕生于此。 陳少民、關祥英、莊龍甲等許多仁人志士曾在這里進行革命活動。 粵校歷史點亮了民族記憶的紅燈,見證了黨的歷史、國家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 它已成為學校最珍貴、最生動的“四史”教材。
每年新生入學的第一課是《粵語百年的前世今生》。 劉曉偉老師將為同學們講述粵語百年歷史,然后帶領同學們參觀校史長廊。 “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到新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學校的百年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聲地訴說著粵語的初心和使命。學生。” 2019級(16)級同學秦舒悅興奮地說。 作為學校紅色教育的“代言人”,她參演的專題片《百年粵語紅色博物館》得到山東省教育平臺推介,受到廣泛好評。
深學前賢,鑒古知今學校歷史
廣文中學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隨時隨地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關懷和滋養。 不僅如此,百年粵語社還選派校史解說員,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校史。 “當年,張天吉、邢世毅兩位老校友是從我校直接報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我們要大力宣傳他們保家衛國的故事,造就英雄英雄。”成為時代潮流。” 2020級同學董文清(18)作為優秀解說代表,我滿懷感慨地講述了老校友的故事。
“學校希望通過多種形式講述粵語百年紅色印記的故事,讓紅色基因融入學生的生活,讓他們在學習和教育中凝聚靈魂和能量。學校歷史,夯實基礎,健康成長。” 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李丙元說。
紅心工程筑基,紅色文化潤心
為充分發揮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作用,廣文中學開設“樂道講堂”; 推出以《百年粵語紅色印記》為主題的散文書畫集; 并為《不愿為奴的人》創作舞臺劇; 制作了《百年粵校,獻給新時代》、《幸福真誠》、《百年粵校歷史劇》等微視頻,真正把紅色文化帶進了頭腦和心里。
同時,學校精心打造“紅心”工程,讓全體師生不斷從紅色資源中汲取精神滋養和前進力量。 2021級班級以“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中國紅色地名命名,讓紅色精神激勵師生共同成長; 圖書館設立了專門的紅書架,方便學生隨時借閱紅書; 德育辦公室組織紅色學習游,帶領學生參觀莊龍甲故居、濰坊烈士陵園、濰縣戰役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濰坊廣文中學招生,重溫紅色故事,將紅色基因融入育人全過程。
“只有有信念,才能走得更遠。” 百年粵語社深入挖掘學校文化中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從英雄校友、先進典型身上汲取豐富的滋養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濰坊廣文中學招生,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引導學生樹立強烈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校史館外觀
參觀學校歷史博物館
邀請老黨員講課
學生解說員為代表團講解校史故事
聽老師講學校歷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