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1 20:47:58作者:佚名
煙臺黃金職業學院以職業教育為發展方向,緊密圍繞區域經濟成長需求,推進產教融合的機制變革。學院通過不斷優化專業設置、重塑課程內容、打造具備“雙師”素質的教師團隊、構建實踐教育基地、革新教材形式,構建了包括“金牌專業、金牌課程、金牌教師、金牌實踐基地、金牌教材”在內的全方位培養模式。構建起涵蓋黃金產業全流程的先進實訓基地集群,策劃實施產教結合的創新項目網校頭條,為該地區黃金產業的經濟繁榮輸送堅實的人才力量。
推動產教適配? 智能升級打造金專業
學校構建了專業的動態調整體系,對就業率不高的專業進行必要的調整或淘汰,至今已淘汰了4個發展滯后的專業。同時,學校與煙臺市的16個關鍵產業鏈緊密對接,確保了26個優勢專業與當地產業集群實現精確對接。打造具有特色的學科集群,圍繞黃金產業鏈展開,涵蓋了礦產開發、精煉加工、智能制造三大領域。在這些領域中,“資源開發利用學科集群”和“智能制造與控制技術學科集群”兩個集群成功獲得了山東省高水平學科集群項目的批準。此外,還獲批了山東省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項目一個、山東省市域產教聯合體一個、煙臺市重點產業鏈產教融合共同體一個。
推動虛實結合? 賽訓互通構建金課程
學校確立了“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與技能訓練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成功打造了《浮游選礦技術》等兩門省級在線精品課程,《珠寶手繪表現技法》等兩門省級一流核心課程,《嬰幼兒安全防護》等六門山東省社區教育優秀課程,《設計獎杯,繪制零件圖》等五門山東省職業教育優質課程,以及共計八十七門校級精品課程。創新性地構建實踐教學模式,打造“企業課堂”和“車間考場”等多樣化教學環境,以學生技能提升為核心,以實際工作場景為教學依托,不斷優化和豐富實踐教學體系。在2024年舉辦的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18個獎項,其中市場營銷項目榮獲一等獎。同時,構建“課證融通”制度,將黃金投資分析師等12種職業資格證書的內容融入課程考核體系。
推動雙師雙能? ?產教互通培育金教師
學校推行“雙師素質提升工程”,其中“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達到了77%。學校構建了產學研相結合的互聘平臺,并嚴格執行靈活的人才引進策略2024年煙臺黃金職業學院錄取分數線及要求,成功吸引了52名副高級及以上級別的專業技術人才,同時聘請了41位首席技師、省市技術能手等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并自主培育了2名山東省技術能手,此外,還獲得了1個山東省職業教育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批準。優化教師培養機制,構建“基礎-專業-拓展”三位一體的培訓架構,針對不同教師群體的具體需求,設計分層次、分類型的培訓課程,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
推動真崗實做? 產教共生建設金基地
學校構建了分層次的實訓體系,成功建立了覆蓋超過17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實訓中心,并在校外設立了250多個實踐基地。同時,學校與山東恒邦冶煉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合作,共設立了30多個訂單班。此外,學校還與統信國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信創產業學院,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2024年煙臺黃金職業學院錄取分數線及要求,并且與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現場工程師”項目獲得了省級現場工程師試點資格。推行創新的“雙基地”教育模式,力求達成“課堂與實訓場地、學子與學徒、作品與成品”三者之間的有機結合。
推動數字賦能? ?產教共創開發金教材
學校完善了教材管理的相關制度,并設立了包括行業專家在內的教材審核小組,嚴格把控教材質量。同時,學校積極推動教材編寫工作,確保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已有46本教材由校企共同開發,實現了教學內容與產業技術發展的同步更新。《礦井智能通風與安全實訓學習指導》一書榮獲山東省職業教育優秀教材評選的三等獎。
教材的選用以最新版的國家級規劃教材、省級規劃教材以及行業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教材為主,在2024-2025學年的教材中,國家規劃教材、省級規劃教材和校本合作教材所占的比例達到了65.5%。
借助“五金”體系的建設,學校逐步構建起“專業與產業相匹配、課程與崗位相吻合、教學與生產相協調”的育人模式,每年培養出4000多名具備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為區域黃金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