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教育方法上堅持課堂講授與系列活動相結合。
學校法制教育是學生獲取社會主義法治基礎性知識最基本的渠道。學校一方面堅" />
更新時間:2021-06-25 09:12:08作者:admin2
??一、堅持“五個結合’普及法律知識
1.在教育方法上堅持課堂講授與系列活動相結合。
學校法制教育是學生獲取社會主義法治基礎性知識最基本的渠道。學校一方面堅持每周開設一節法制教育課,一方面把法制教育的內容寓思想品德課之中進行。
??在此礎上,開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動,如每學期組織教師、學生開展一次法律知識測答,進行一次法制征文比賽、舉辦一次法制教育圖片展覽、召開一次法制教育主題隊會等。
2.在教育對象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與兼顧教師、家長相結合。
在堅持對學生上好法制課的同時,把法制教育延伸到家長學校和教師中間。
??在家長學校中開設法制教育講座,還邀請家長到學校與學生一起舉行“我和父母同學法”、“為了孩子,開展禁毒活動”為主題的少先中隊活動。全體學生給家長寫了一封信,信中通過學到的法律知識告訴父母販毒吸毒的違法性、危害性,勸解父母遠離毒品。學校5中隊的學生與父母共同進行了法制知識競賽,競賽中學生與家長爭相舉手答題,相互補充,場面熱烈,情景感人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又擴大了教育效果。
??
3.在授課成員上堅持以教師為主,校內外結合。
對學生的一般性法律知識授課由教師負責,而對一些專題性的講座則請法治副校長、司法所、司法局、交警隊、關工委的同志來專場講授,平均每年2—3次。為了提高教師的法律水平,學校不間斷地進行法制教育讀本專題研討,舉辦集中培訓班,有效地提高了法律知識的執教水平。
??
4.在教學內容上堅持法律啟蒙與行為教育相結合。學校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作為工作的重點,通過組織各種教育、示范訓練、考核、批評和表彰活動,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禮貌待人的習慣養成。結合學習宣傳交通法規等,組織學生走上街頭,做“小交通協官員”、“小公德宣傳員”、“小法制宣傳員”,不僅向社會宣傳了法律法規,而且還使青少年從小接受了法律行為啟蒙教育。
??結合學習《國旗法》,學校嚴格制定了升降旗制度;結合學習《國防法》、《兵役法》組織學生到預備役團參觀,并參加軍訓活動。
5。在管理形式上堅持按章管理與依法治校相結合。
學校嚴格遵守各項教育法規,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違紀違法責任追究制度,嚴格依法按章辦事制度。
??在收費等熱點問題上,學校能嚴格使用國家規定的票據和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收費,增加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二、抓住一個重點,實施個性化教育
在大多數學生中間有一部分是“后進步學生”,這些學生在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兩個方面都比較差——既落后又能進步。
??對他們進行個性化教育,會使其向“好”的方向發展,防止向“壞”的方向墮落。在這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認真調研,“分析”后進生
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學校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整個情況,如家庭、愛好、優點、特長等情況,便于分析后進生的后進原因,尤其是對學生的“亮點”,教師更要心中有數,善于對他們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從而增強后進步學生的自信心,它往往是轉化工作的突破口,常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
2.科學搭配,“幫助”后進生
從教育學的角度講學生對學校領導、老師的言行舉止歷來有崇拜、權威的心里,從而樂于在教師的“關注”下進步;學生干部作為學生中較為優秀的一個群體,平時與同學們在一起,接觸后進生的機會最多,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
??同時,作為“同學”,他們之間有無隔閡的“共同語言”,其意見、看法往往更容易被后進生所理解和接受。對此學校改變過去那種把一個班級中的后進生都“承包”到班主任或分管領導個人身上的工作模式,充分調動各種“資源”來幫助后進生。后進生喜歡運動,則配體育老師,后進生喜歡文藝則配藝術類老師,后進生喜歡書法則配書法老師。
??這樣做后進生會因為崇拜、敬佩老師和同學的才華而更加“聽話”。
3.頃注愛心,“感化”后進生
根據后進生的心里特點,學校在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時,要求搞好人性化教學,即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體貼、照顧、撫慰、談心,解決他們買書、買本的實際生活困難,以激起他們心靈的震撼和反思,從而加速學生的轉化。
??
4.營造環境,“熏陶”后進生
學校一方面在各項活動不排擠后進生,發動他們積極地去表現自己,讓他們在班集體中感到愉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回信心,讓他們自悟因違紀而影響集體榮譽而感到慚愧,從而主動地改正自己。另一方面學校與家庭取得聯系,交換意見,制訂共同教育方案,雙管齊下,對后進生的教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
由于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注重發揮法制教育的積極作用,全校大多學生都自覺向“三庭一室”(錄像廳、臺球廳、歌舞廳、電子游藝機室)告別。一些“后進步學生”,也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學習成績有了長進。全校無一人違法犯罪,無一人被派出所傳訊。
??學生的“五愛”觀念及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明辨是非及文明禮貌(禮儀)水平得到提高,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不斷涌現,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學校良好的校風、學風逐步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學校先后被評為東港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丹東市級先進少總隊、遼寧省學雷鋒先進單位、遼寧省交通安全文明學校。
??2006年12月27日被丹東市委、市政府授予法制教育先進集體稱號。
謝謝。
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識,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培養人們維護和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目的的宣傳教育活動。這是預防犯罪的重要措施。法制教育的基礎工作是普及法律常識,也包括遵守法律的習慣養成和評價。普及法律常識根據不同的對象,進行不同法律常識教育,不搞一刀切。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律常識教育,在內容上應以他們生活、學習有直接關聯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刑法以及交通法規等法律法規為重點,使他們通過耳熟能詳的法律知識的學習,初步樹立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開展法制教育要規范和科學。要通過準確、通俗的法律知識宣傳和法律行為評價,指導未成年人的行為。要堅持實踐原則,采取多種形式走出課堂、書本,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這當中,正面教育十分重要。法制教育固然要運作案例進行教育,但必須是用分析、批判的立場、觀點,情節介紹要適度,避免案情的消極影響,避免未成年人的模仿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