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再糾結難題了
最后一星期如果還在做難題“攻堅”,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難題涉" />
更新時間:2022-04-09 20:01:24作者:admin2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星期,考生復習的原則應該是:保持迎考狀態,包括做題的“手感”和良好的心態。
1.不要再糾結難題了
最后一星期如果還在做難題“攻堅”,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難題涉及到一些新知識,或者是眾多知識點的綜合,最后幾天,你根本無法牢固掌握,憑添煩惱,由于心里沒底還會失去自信。
2.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做基礎題,保持做題的“手感”
我們都知道,高考減少失誤就等于增分。每天做些基礎題,既能保證基礎分數不“流失”,還能保持做題的敏感度,又不會花費太多時間。
3.把做過的聯考試題進行整理歸類,重新溫習一下知識系統和答題思路
這樣做的好處是理清思路,形成思維規律,讓頭腦保持清醒,對考試有一個宏觀的把握,而且有助于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態:該學的知識我都學了,該掌握的“套路”我也掌握了。應對高考80%的題目都沒有問題了。
4.翻看課堂筆記和錯題集
其實這就是在“補短”,高考增分空間不較大的就是短板學科和學科短板,那么,翻看錯題集,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找老師請教,這種操作,針對性極強,有利于增分。
5.可以選擇做一套近年的高考真題(一套,別貪多)
強化考試時間的生理、心理適應性,熟悉一下高考試題的難度,在認真比對答案,根據采分點,強化規范答題的意識,杜絕非智力因素丟分。
6.不要開夜車,按照生理特點復習
要開始調節生物鐘,要保證睡眠時間。把興奮點調整到高考的時間段上去。規劃好不同時間段的復習內容,比如早晨記憶力較好,就復習一些要求背誦的知識,睡前再默念一遍。上午十點左右,腦細胞活躍,思維速度快,可以復習系統知識。
總之,最后一星期的“善終”復習,給考生注入信心,讓考生保持良好心態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