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1-16 08:32:11作者:佚名
近年來廣東高校就業率的發展趨勢如何?哪些大學的就業率最高?繼推出“薪資榜”和“錄取榜”后,今天南方教育智庫獨家整理了廣東143所高校的“就業榜”,統計分析了近三年高校就業率,并連線專家,學者和高校代表為廣東高校畢業生進行解讀。就業情況。
汕頭大學、吉竹大學、漢師大學位列本科專業前三
目前,全省已有63所本科院校公布初次就業率,其中40所超過平均水平。地方大學和獨立學院的這一數據普遍較高。汕頭大學97.85%,吉林大學珠海學院97.61%,韓山師范學院97.52%,位居全省前三。星海音樂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佛山科技大學、韶關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工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排名第4至第10名。
汕頭大學地處粵東,但近70%的畢業生前往珠三角就業。如何跨越地理距離,幫助學生對接珠三角就業市場,實現全省首次就業率? “汕頭大學推動實習與就業一體化,珠三角實習基地由2015年的51個增加到2017年的72個。”汕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蘇俊志表示,多年來,學校主動到珠三角各地洽談就業。 、校企合作實習。同時,我們通過在校園內開設核心課程《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開展求職訓練營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體驗職業環境和就業崗位。
韓山師范學院初次就業率較往年顯著提高。 2018屆畢業生近一半從事教育行業,專業匹配度較高。從去向來看,57.25%的人前往珠三角地區工作,29.5%的人留在粵東地區。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指出,從近五年全省就業率來看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地址,我省高校畢業生首次就業率一直在94%-96%區間浮動。為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去年對4所高校的就業率進行了測算。低等院校招生計劃減少100人。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更加現實
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初次就業率普遍較高。公布數據的80所高職院校中,有11所高校初次就業率超過98%。
為什么高職院校初次就業率高于本科院校?有專家認為,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更加貼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對相關人才有大量需求,高職學生就業心理預期與社會需求相符,能夠更快找到工作。 。研究型本科大學鼓勵學生繼續深造,兩類大學的人才培養路徑各有側重。
南方教育智庫統計顯示,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廣東青年職業學院位列前10名。
“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巨大機遇。”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羅少民表示,學校通過政府、學校、銀行、企業四方聯動,成立了廣東省食品藥品職業教育集團。為學生搭建多個實習、就業平臺。 “藥學、中藥與保健、食品安全、美容科技等專業的畢業生近年來很受歡迎,很多學生還沒畢業就被大公司錄用了。”
“讓學生找到好工作、找到好職業,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使命。”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副院長王少慶表示,就業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學校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充分滿足當代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比如即將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就是針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的幼兒教育市場需求。
39.08萬名畢業生在大灣區就業
省教育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共接收廣東畢業生39.08萬人,占全省就業畢業生的82.65%。 2019年畢業生理想就業地區多項選擇調查顯示,63.51%的畢業生有興趣在廣州就業,其次是深圳,占比為46.24%。有專家認為網校頭條,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廣東大學生就業帶來廣闊平臺。未來,畢業生聚集大灣區就業比例將上升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地址,初次就業率有望保持穩定。
“人才好不好,社會說了算。初次就業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廣東省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李海東認為,完整的就業質量評價還包括薪資水平和學生自身滿意度。 、用人單位滿意度、崗位匹配度等,需要綜合考慮。
高職院校初次就業率普遍較高。李海東認為,這與廣東職業教育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密不可分。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和專業結構調整更加緊密地契合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廣東高職學生就業率有所提升,未來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增強,與國際職業教育同步健康發展。”
廣東本科高校就業率前10名
廣東高職就業率前10名
注:1、數據來源為省教育廳2018年各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情況統計及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表示數據尚未發布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姚瑤、吳少敏、陳芳婷、實習生孫靜怡、劉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