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26 17:23:35作者:佚名
雖剛開學不久,但對于孩子即將面臨中考的家庭,似乎并不輕松。
看著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的兒子,盧興的擔心一點點聚集。“現在普職比1:1,如果不努力,孩子連高中都上不了,只能去職業學校,未來會在哪里?”
盧興也是慢慢才了解,上高中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現在國家的政策是“堅持普職比例大體相當,適度擴大中職招生規模”,“把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增量主要用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中考,人生路上一個分水嶺:一部分人上高中,繼續普通教育之路;另一部分人會走上職業教育之路——
選擇——或“備胎”或被動
教師:中職招生層次多元,招到了過去不太容易能招到的學生
面對普職比大體1:1的比例,一些家長如盧興一樣,流露出焦慮和恐慌:那里都是被“分流”過的人,到中職還有前途嗎?
在記者做的有千余人參加的網上調查中發現,87%的網友會在中職與高中之間選擇就讀高中。在不少人的認知中,進入職業教育體系,就如同降級,是迫不得已的選擇或者作為“備胎”。實在不行,只有將就了。
“相較而言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讀一年多少錢,德國學生讀職校是自愿選擇,我們的學生是被動的不情愿的分流。德國一線產業工人待遇較高,讀職校有一定吸引力,我們的相對較低。德國職業學校辦學條件較好,雙元制辦學有制度保障,人才培養質量高,我們的明顯低于同層次的普通教育學校。”湖南省教科院研究員歐陽河直言。
在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譽所長石偉平的記憶中,在國外常常會看到類似職業啟蒙的教育,通過多樣化的課程和項目為學生提供生涯指導與咨詢,提供基于自由選擇的個性化職業教育方案。“因此,對學生來說,選擇自己喜歡的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有種被‘淘汰’的感覺,如同一個失敗者。”
已工作3年的北京男孩張云軼回想自己走進職業學校時,還有著不小的遺憾和失落,知道自己這第一學歷被定位在中專這個層級了。“成績是硬傷,理想高中錄取分數線對于我來說比較困難。之所以選擇職業教育,實屬無奈被動的選擇,總不能沒學上呀!”
招生狀況在改變。“貫通式培養項目的政策啟動,帶動了學校學生整體水平的提升。”王云浩是北京一所中職學校的教師,他告訴記者:“這幾年,我們招到了過去我們不太容易招到的學生——進入貫通式培養項目里的學生分數有相應的要求,因此,學生就會呈現兩個極端,有的學生會非常地好,有的還需要努力提升。”
現在,進入職業學校的學子有了更多的選擇。王云浩表示,中職招生層次較為多元:一種是貫通式教育,即“3+2+2”中高本銜接,3年中職后轉段升入本科院校,涉及高技術技能人才、高級外語人才、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師資等培養項目;一種是主流的“3+2”中高職銜接,畢業后可以拿到大專文憑;還有就是傳統的3年制,以就業為導向。